臥室設計有技巧,大小戶型4種方案,輕松裝出舒適感
190 2025-09-22
昨日與朋友聊到自己所在地的一些忌諱之事,今兒便整理了一些福建民間禁忌與彩俗,不知道在你家鄉是否也有這些忌諱之事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見到一些禁忌與彩俗,特別在節慶、婚姻、親友贈禮和交往中較為多見。有時可能一句無心的話或者一個無心的動作就觸犯了禁忌,惹人不悅。有些看似無稽之談,或有些迷信,但生活中,都會有所避諱。今天我們來聊聊咱們福建人有哪些禁忌與彩俗?為自己待客、走親訪友備個醒!
一、福建民間禁忌
1、 兒童飲食的禁忌
寧德老家有個禁忌,小孩兒不可觀看家中宰殺牲畜,包括雞、鴨等,特別“抹脖子”那一瞬間,小時候因為好奇問了奶奶,奶奶簡單說看了對小孩不好。個人感覺是殺生本是比較殘忍的事情,看了怕做噩夢吧。還有小孩不能吃雞鴨的脖子,說吃了會不聽話,與大人唱反調。
忌吃飯時打罵孩子:廈門兒童飲食上的禁忌,廈門俗語“吃飯皇帝大”,因此忌吃飯時打罵孩子,這一民俗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吃飯,防止消化不良,父母也安心,闔家歡樂;幸免于吃飯被打罵,但是許多食物是被禁止吃的,如雞爪、雞翅膀、及腸子小孩不能吃。說吃了會手發抖,寫不好字,手還會像雞爪一樣抓破書。還有廈門人吃雞翅/雞爪時要兩支一起吃,吃一支會導致相互打架,這就著實令人費解了,可能是雞翅雞爪特別嗜好這家長避免孩子與自己爭食發明的禁忌哈。
忌吃雞腸:則因其彎彎扭扭纏在一起,使大人們因害怕自己的孩子纏哭不休,而禁止小孩吃。
忌吃魚卵:不準小孩子吃魚卵,說吃了將來就不會計算。大約是魚卵千萬粒小卵,無從算起,不數為宜,進而引為不吃為宜。
2、 蓋屋禁忌
舊時的大厝建造之時,禁忌很多,要先蓋內后蓋外,忌先蓋外后蓋內;房間一定要單數,不能雙數;房屋中的樓梯一定是單數;前邊的房子一定要比后邊的低;屋脊上要安放碗、缽或土偶,據說可以壓邪;住宅的門口忌諱對沖著路口巷口,據說容易招來鬼魅,若無法變動,那就要在大門口高懸"八卦鏡"或在門旁立"石敢當"。不過最大的忌諱當是被人暗中埋下祟物。祟物可以是各種各樣,甚至在廁所灰漿未干時按上一個手掌印.據說也會令主人家不得安寧。能安放祟物的當然主要是工匠師傅,因此,蓋房時對師傅是極為恭謙尊重的。房屋的坐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忌朝北和朝東,尤其是商鋪。
3、 忌滿斟茶酒
“七分茶,八分酒”是一句民間俗語,茶酒斟滿,讓客人不好端,還容易燙著或灑了,并且還有潛客之意。所以,倒茶酒七八分為宜,太多太少都會被認為不識禮數。
4、忌留碗底
民以食為天,大米是南方人的主食,我們對大米更為珍惜,小時候學習的《憫農》一詩,也是提醒學生要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碗底留飯是被視為糟蹋糧食,會被譴責的。
5、 忌筷子插在飯碗中央
小時候,無意間將筷子插入飯中,被長輩呵斥,嚇得之后再也不敢了。說此做法同喪俗“拜腳尾飯”,還不能將碗倒扣在桌上,這些是非常忌諱的行為。
6、忌吃飯時敲打碗筷
只有乞丐才會敲碗筷討飯吃,所以吃飯的時候禁止敲打碗筷。吃飯時,拿碗也是有規矩的,大拇指一定要擱在碗沿上,不可五指托碗底。此外,吃飯不可不扶碗,不然,飯碗都要讓人給搶了。
7、忌用餐時收拾碗筷殘渣
家中有客在吃飯時,要等客人全部吃飯下桌后再收拾,中途收拾洗刷碗筷或桌面殘渣骨頭,等同于趕客離席。在餐館吃飯,客人沒起身付賬,服務員就忙著過來收拾碗筷,這也會讓客人反感。
8、忌吃飯吧唧嘴巴
這個我在現實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有人說吃飯吧唧嘴是體現食物好吃,但在寧德老家那邊這是極為不禮貌并且很不雅的一種吃相。吧唧嘴巴出聲音,嘴中的食物還容易噴出。所以從就被告知吃飯不能吧唧出聲。
9、閩南地區喜事忌煮咸粥
咸粥是閩南的人一種主食做法,好吃又省事。但是喜事時不能煮咸粥,因為只有喪事的時候才會煮粥招待。另外,火葬場也有專門煮咸粥來供應守靈的人。
10、忌孕婦吃姜、蟹、兔
這是跟食物本身的形態所聯想的,姜尾多歧如指,螃蟹多腳橫走,而兔子則豁唇。這個沒有實際寓意,孕婦期間雞、魚照吃,也不怕長出雞冠,孩子生出來沒有手腳。
11、忌祝壽時用筷子夾斷線面
老人做壽都要吃面條或者線面,即長壽面,而且夾面條時越長越好,此時切忌用筷子去夾斷面條,不然就太不知趣了,也很敗興。寧德老家春節第一餐吃素,并且也有吃長壽面,寓意長長久久,也不能用筷子將面夾斷,全家人每個人都要吃。
12、忌夜間露天曬衣物,家中神佛臺前不能晾曬褲子及女性內褲
晾曬衣物也有禁忌,小時候長輩就告訴我們,太陽落山之前一定要把衣服收回家中,不能讓衣服露天過夜,恐有犯煞之說。家中神佛臺前或正對面處不可晾曬褲子,尤其是女性內褲。
二、福建民間彩俗
對忌諱的事物、動作、語言盡量避諱,但有時總會遇到,故要想辦法轉移,討個吉利或彩頭,即“彩俗”。
1、逢年過節或喜慶的日子,遇到家中牲畜死了,會換種說法,福州人會說“生”,寧德的人會說“發”。老人家去世,也不說死,說“做老”。還有節慶的時候,不小心打碎碗,就會說“歲歲平安”之類的吉言來掩蓋等。
舉個例子:記得一年春節期間,某晚上出去吃飯,打車回家,司機一句話,讓我們全家人都有想打他的沖動。我們家住消防大隊附近,無法說出具體路口,我弟就說消防隊往里走,到點了我喊您停下。結果司機來了句,一直往里走是要去火葬場么?當時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說了司機一番,服務行業怎能如此口無遮攔。老弟第二天剛好要出遠門,當晚家中長輩便包了個600的紅包給老弟,討個出門紅。可見一些忌諱的話語,是十分忌諱的。
2、 空屋/商鋪出租,常言“吉屋出租”,“旺鋪出租”等;有時受傷了稱之為“掛彩”或“帶花”;吃藥喚為“喝茶”或“好吃的東西”。
3、 為老人祝壽早已成俗,祝壽都選擇整數,逢十為常,人謂五十始為壽;六十下壽,七十中壽,八十大壽,九十耋壽;百歲為期頤。百歲經常被用于亡過之代詞,人多忌諱,因此每逢百歲以九九稱之,如逢十做壽亦多做九不做十,九為久長之意。送賀禮有“壽聯”、“匾幅”、“福壽”等字樣以示吉利。日常生活中主動求吉利討彩頭的行為是非常常見的。
4、不僅福建各地常見的工程開工都需要舉行祭祀典禮,預示開工大吉。房屋搭建封頂時也要選擇良辰并宣告封頂大吉等。包括影視劇的拍攝,開機前也要祭拜等儀式。
各地都有經久成俗的民間忌諱和彩頭,千奇百怪,但已形成相當穩固的群體意識,有如一道道無聲的命令,約束著人們的言論和行動。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已淡化或消失,但相當部分仍表現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即使科學發達的今天,也無法實證或輕而易舉地拒絕。
不知道你的家鄉是否有以上忌諱之事呢?
(參考資料: MAIGOO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