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這4種果樹千萬別亂種!老農經驗之談,種錯麻煩不斷
156 2025-09-22
湖南溆浦的冬天挺冷。可這一回,不是冷空氣惹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村頭的山上傳來一陣轟隆,驚了鳥雀,也驚了村民。向家村的祖墳,幾百年的老墳,竟然讓人開著挖機給掀了。人們一聽,全傻眼了!到底是哪個缺德帶冒煙的干的呢?
沒人先敢信。消息最早是村口阿香嬸傳出來的,她去山上砍柴。回來的時候臉色不對,說祖墳沒了。等大家伙趕去現場,磚瓦碎了一地,埋祖宗的地方只剩個大坑,附近泥濘里還有新鮮的履帶印。有人哭出來了,說祖宗都幾百年了,這一鍬下去家風也斷了。還有人嘟囔著,“祖墳碑哪去了?”墳前的碑竟也不見了。村里一陣亂。
打從清朝就有的祖墳是誰都知道的。向家莊傳了八代,祖墳每年清明都要有人來祭。這事讓全村整個人心不齊,情緒一下爆了。有小孩在一旁訕笑,說是“電視劇里才有的橋段”,大人反倒說不出來話。有人氣不過,掄起鐮刀一副要找人拼命的勁頭,還有的始終不信,覺得也許只是有誤會,或者搞錯了誰家。可村干部很快證實,的確是向家祖墳,說警察已經介入調查,讓大家先別亂。
村里老人都說祖墳是風水之地,能鎮宅保佑后人。被這樣破壞,家運是不是受影響了?村里年輕人聽不進去這些,但老人家是真急得坐不住。像是小向的外婆,碎碎念著,“這是要斷子絕孫的事喲!”有的更迷信,覺得是不是又是“風水先生”指使,搶別家氣運呢?可是,警察來了,沒怎么看風水,先查是誰雇了挖機,誰開了手續,誰最后坐收漁利。
這些年祖墳被破壞的事可不止在溆浦,大城市,鄉村,都有鬧騰。原因五花八門,有的是開發商看上土地,有的是仇家尋仇,還有偏激點的,說是為祖宗替天行道。可向家祖墳的事顯然不像開發商的套路,這山坡上地是旱的,沒什么開發價值,難道是村里人心眼太多了?一家有仇,上代下代結著,終于爆發了?
不過也有人懷疑,是不是有人貪圖墓里的陪葬?但幾百年的舊墳,除了石板青磚,不見得能挖到啥值錢東西。2017年湖南寧鄉也有類似案件,盜墓賊挖老墓,最后只找到點陶片鐵器,還賠了一身蚊蟲叮咬。那這回溆浦這事,又是圖什么?
按理說,挖掘祖墳在當地向來是忌諱。村頭老人圍成一圈,議論聲音都大起來,說自古村規就是講究“尊祖敬宗”,“挖人祖墳”那是人神共憤。可村里小年輕也不買賬,說現在誰還信那些“嚇唬人的老理兒”?
氣氛僵在那里。全村開了會,干部說“要相信法律”,村里人說“要給祖宗一個說法”。有個族長大聲說,向家的家風一向厚道,過年遇紅白喜事還借米給窮戶,怎么會樹仇?有人忍不住辯解,也可能有過怨家,不過事過多年,能延續到現在?不太信。但火氣不減。
警察開始調查時,一些人表現得特別激動,要陪著一起查,有好事者甚至擺開自己的手機,拍視頻傳到網上。不過網上也有說法,指責當地政府保護不力,有點借題發揮的意思了。更有人說這是大環境使然,現在人們只顧眼前利益,誰還記得祖宗?
跟湖南其他山區比,溆浦的山墳留下來的多。主要是地勢偏僻,沒被大開發波及。但即便如此,也還是保不住。去年安徽某地還發生過農村祖墳夜間神秘被挖,半夜居民聽到怪聲,第二天發現墓地瘀泥四散。媒體報道后,警方一個多月沒查清,最后不了了之。不少網友調侃,說“祖宗都躺不安生了”。
但細想又不像有明確動機,搞破壞非得虧死自己,有好處嗎?專門討仇,不太像。倒是有的說可能“挖錯了”。山里墳不少,有些戶人家遷徙好幾次,祖墳定位模糊,忙中出錯也不是沒可能。還有的直接懷疑,該不會是為了蓋新房子吧?山地也就剩下點能用的宅基地,有年輕人想上山搞點活,總不能全賴他?
這一來,向氏家族的族譜都翻出來了。族譜上說祖墳有三口,分東西南北向。結果這回被挖的正是老大房的那口墳。一些宗親說,這預示著大房氣運不好,二房三房反倒隱隱約約安心點。可也有反過來說,一家不旺大家都好受嗎?人心就這么復雜。
而且,有意思的現象。部分族人其實不反感舊祖墳移走,他們甚至覺得祖先“搬家”再蓋個新碑,也挺好,不拘泥。可也有人死活不同意,覺得象征意義大于實用。有幾個外地回來的,站在墳旁邊冷眼看,覺得沒什么了不起,倒覺得別人“大驚小怪”。真的是矛盾。
墓碑消失這事兒,很多人特別在意。現在監控不全,沒拍到個正著。警方說,根據最新調查,附近幾處攝像頭只錄到疑似工程車進山。問到司機他懵了,說是被人臨時雇去干的,到了山頭只管干活,根本沒多問細節。還有就是那天正好起霧,現場監控里什么都沒看清。查到這,線索斷得死死的。
至于收拾殘局,有人認真去撿碎石,把殘存的墓磚挖了回來,準備請人重新做碑。還有人跑去縣里登記申訴,希望官方干預,讓破壞者賠償損失。更還有一撥,組團起誓,明年一定要把祭祖儀式搞得更大。愣是要出一口氣,昭告四鄰。這幾天,氣頭上辦事,什么都有可能出現。
權威報道一出來,全國不少人關注,有人義憤填膺,大呼必須嚴查嫌疑人。湖南日報的記者查證發現,向氏一族現有登記在冊族人接近四百人,分布在溆浦多處村落,其中老祖墳歷經抗戰、土改得以幸存。村干部接受采訪時承認,這片祖墳其實一直有人巡護,并非全然無人問津。
這事影響范圍不小,甚至微博熱搜也有討論。一堆網友支招,說裝攝像頭、聯系律師、甚至有人開價“懸賞”揪出幕后黑手。還有倒霉催的,說自家老家墳早沒了,向氏還能有祖墳已屬難得。討論歸討論,實用辦法還是得按照法律來。現在,警察正逐人摸排山下那幾家工程隊的人員,挨個問話,沒證據就不能隨便抓人。
其實說白了,祖墳到底是家族信仰的具體載體,還是一種集合體的借口?或者根本沒那么重要?現代社會高速流動,歸屬感變淡,連祭祖的習慣都在被城市化沖刷。可能有些人早就不信這套,但對留守的長者和核心宗親來說,祖墳本身就是家族最后的底線。
罵歸罵,但村里還是有年輕人悄悄說——要不就別查了,查出來要是鄉里人,事情更糟。可是話剛說出口,就有人反駁,祖墳沒人管,誰還敢在這住?不過警察到底還在查,所以結論懸著。
外人難理解,向家人自己也分成了兩派。有人覺得就是天大的丑事,該鬧到省里去,給家族要臉。有人又覺得鬧大了丟的還是自己人臉。意見不一致,坐到一桌茶也照吵不誤,這里沒人完全服誰,誰也不會服眾。
祖墳被破壞,鄉愁和現代性的拉鋸,各自找到自己的出口。背后的恩怨,誰知道幾時消解?部分警員表示要調集調監控,可實際能查到的東西并不樂觀。這兩天山腳下還是有人在指點,誰家飯桌都繞不開“那一鍬”的話題。
說到底,一處祖墳,不僅承載著幾百年的血脈、恩怨和鄉愁,也攪拌著現實里每個人對家族、土地和自身根源的復雜情緒。有人覺得害怕,有人只剩下一口悶氣,還有人已經習慣了變故。對向家村來說,這個冬天注定涼得比往年多。
再過幾年,祖墳還會不會被拾起來?誰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