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玉經》和《青囊序》中“御街”的正確理解

《天玉經》經文“水到御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之御街,是指整齊潔凈之水,這句其實是倒裝句,即御街水到則出神童狀元。
有人認為此處御街是指乾坤艮巽,其依據是《青囊序》經文“乾坤艮巽號御街,四大神尊在內排”。其實《青囊序》中的御街,也是
講整齊潔凈之水。
要想正確理解這句經文,首先要知道《青囊奧語》是楊公風水的一把鎖,《天玉經》是解這把鎖的鑰匙,《青囊序》是鎖與鑰匙的使用說明書,這三篇經文緊密關聯,《天玉經》解釋《青囊奧語》,《青囊序》說明如何去理解《天玉經》和《青囊奧語》,它們不是孤立的,如果只以單句經文甚至單個詞語的字面上去理解,必定會錯之千里。
《天玉經》經文“水到御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是解釋《青囊奧語》經文“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青囊序》經文“乾坤艮巽號御街,四大神尊在內排”是說明如何用“水到御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去理解《青囊奧語》經文“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青囊序》經文“乾坤艮巽號御街,四大神尊在內排”是從《天玉經》中“寶蓋鳳闕四維朝,寶殿登龍樓”引申出來的,四維即乾坤艮巽,寶蓋即坤,鳳闕即艮,寶殿即巽,龍樓即乾,寶蓋鳳闕寶殿龍樓均是有關帝王建筑,而御街給人的印象是整齊潔凈之大道,因為《青囊序》是解釋《天玉經》經文的,“乾坤艮巽號御街”是解釋“寶蓋鳳闕四維朝,寶殿登龍樓”的。所以把“乾坤艮巽號御街,四大神尊在內排”之御街引申乾坤艮巽之方水口有帝王之威嚴整齊之象,若水口在乾或坤或巽或艮,水口整齊,立子午卯酉之向(即四大神尊),則會吉龍到向,大吉。如若水口形象不佳,乃至是兇水,即使吉龍到向,也不可用。
同樣,《天玉經》又講“金枝玉葉四孟裝,金廂玉印藏”是寅申亥巳為水口,金枝玉葉金廂玉印同樣也與帝王建筑或用品有關,與乾坤艮巽一個道理,都是講巒頭整齊之象,并非說乾必須是寶蓋或御街,巳必須是金枝。在經文里,寶蓋,金枝,玉葉,御街等,都是借用吉祥的形象名稱來說明巒頭的重要性,把它們全部看作御街也可以,全部看作寶蓋或金枝也可以。御街金枝等,只是個泛指代名詞。
古人經常別名或隱語來代稱二十四山向,比如“寶蓋鳳闕四維朝,寶殿登龍樓”與“金枝玉葉四孟裝,金廂玉印藏”,寶蓋是坤,鳳闕是艮,寶殿是巽,龍樓是乾。金枝是巳,玉葉是亥,金廂是寅,玉印是申。有時還用星宿的名稱來代稱二十四山或者紫白九星,比如“虛聯奎壁,啟八代之文章,胃入斗牛,積千箱之玉帛”中的奎、壁、胃、斗、牛,“斗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中的斗、牛、金羊,不可能因為經文用星宿名稱代表二十四山向或紫白九星,我們就要說某一山向或某一紫白就是星宿。
在理解上述經文中,我們也可以說“金枝玉葉四維朝,金廂玉印藏”,同樣也可以說“寶蓋鳳闕四孟裝,寶殿登龍樓”,都同樣表示某一同向位置的巒頭要整齊美觀。從經文由美稱所代替的山向之名來看,如果某一山是御街,那其它山也可以稱之為御街。古人所寫經文,很多不是實寫,而是經常用到夸大及替代,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會錯誤。
很多世面上的師父說,御街就是乾坤艮巽,那么這四個中哪一個是御街呢?到底是這四個其中之一個呢,還是四個全都是呢?如果是四個中的一個,那么“乾坤艮巽號御街”明確是講四個均號御街,怎么又會成了只有一個是御街呢?如果是四個全是,那么就要四水齊到,才能有”水到御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四水齊到,明顯與四角有水破財傷丁相違背,怎么還能神童狀元出呢?
如果說四個山向都叫御街,但只用其中一個山向,這個山向有水,就可以神童狀元出。既然四維乾坤艮巽由“寶蓋鳳闕四維朝”引申出來可以叫御街,那么,四生寅申巳亥是不是也可以叫御街或別的美好的稱呼,比如寶殿什么的,延申至二十四山,也都可稱御街或別的美稱,那就會水到任何一山向都可以神童狀元出,還要特別強調乾坤艮巽干什么?
世面上的師父不能理解御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聯系上下經文去理解,更沒有理解“寶蓋鳳闕四維朝,寶殿登龍樓”這句所在的一大段經文前后兩句“水秀峰奇出大官,四位一般看”,“倒排父母養龍神,富貴萬余春”,是只從單獨句子單個詞語想當然、自以為是的望文生義的去理解了。
《青囊序》“乾坤艮巽號御街,四大神尊在內排”這句經文重點在“四大神尊在內排”上,而不是在御街上,整句的意思是說,乾坤艮巽之水口,要立子午卯酉向,這樣才能排吉龍到向,即由水口決定何龍到何向。無論水口在乾還是在坤還是在艮還是在巽,立子午卯酉任何一向,都可以排吉龍到向。“四大神尊在內排”即是講乾坤艮巽任何一水口,都會有子午卯酉四個吉向可立。
《天玉經》中“寶蓋鳳闕四維朝,寶殿登龍樓”所在的一整段經文,即“水秀峰奇出大官,四位一般看”一直到“倒排父母養龍神,富貴萬余春”,最后一句即點明此段經文整體都是在講何處水口立何向,才能吉龍到向。之所以用的山向名稱均用美稱代替。所用的名詞都與富貴威嚴的帝王有關,是用來暗示并強調巒頭的重要性。
所以不懂風水,沒有秘訣,就會自以為是的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當然背離了經文的原意。
再把“水到御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詳解說一下。
水到御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
印綬若然居水口,御街近臺輔,
冬冬鼓角隨流水,艷艷紅旆貴。
此處均講巒頭方面。難理解的應是御街,這幾句是講要有好的砂、水,御街即整齊潔凈之水,而非其他所解釋是乾宮或是外明堂。
很多人都把這幾句錯誤地從飛星、八卦、宮位方面去理解了。
這幾句正確的解釋是:
御街與下句的印綬、鼓角、紅旆相對應,它們都是同一類事物,是說明外部要有這樣一類的好巒頭。不要看“水到御街官便至”中有一個到字,就以為是水要流到“御街”這個地方。其實這句是個倒裝句,是作者為了行文流暢才用的倒裝,這句是“御街水到官便至”之意,這樣才能與下兩句相對應起來。
御街,是指來水整齊潔凈之狀。
印綬,是指鎮星方正嚴整之狀。
鼓角,是指砂水氣勢有力之狀,
狀元,臺輔,紅旆這三個是同類之物,均代指官貴。
這三句的完整意思是:如有整齊潔凈之水而來,水口鎮星嚴緊,砂水護衛周全有力,則出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