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之卯木:柔中帶剛,生發有度
118 2025-09-20
央視網消息:北京市101中學懷柔分校的受災群眾安置點里,總計67位來自懷柔區琉璃廟鎮孫胡溝村的村民住在這里。
災難已經過去,但災難帶給人的震動仍在持續。比起家園被毀,孫胡溝村村民更難承受的是村黨支部書記尹春燕和丈夫蔡永章的離去。
范東田:現在其實都不大相信,老是想著她還能回來。
于秀芝: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有大娘說,你得接受事實,這樣不行,老哭不行。想她的好,想著她沒死。
從受災群眾安置點驅車一個小時,就能來到孫胡溝村。在這里,很容易想象洪水侵襲村莊時的暴烈景象。
孫胡溝村位于北京市北部山區,下轄9個自然村。因坐落在兩山之間的狹長河谷地帶,村口地勢最低,越往村里走地勢越高,海拔落差約180米。這樣的地勢分布,導致該村在汛期面臨著山洪、滑坡等地質災害風險。1966年,這里曾經爆發過一次山洪,奪去了30多人的生命。正因如此,每年5月,村里都會進行防汛演練。防汛是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七月下旬,連續降雨帶來危情。7月24日,四戶住在危房里的村民已經被轉移到了村委會安置點。其中,就有尹建國夫婦。
尹建國:她(尹春燕)一直在抓防汛工作,好幾個自然村,她都得跑到。好多老人都七八十歲了,兒女不在家,她盡職盡責,就是為了村民。
從7月24日到26日,雨勢并不大,26日白天,天氣短暫放晴,但當晚9點左右,大雨來襲。
村委會里,雨情監控儀上的數值也在不斷上升,當晚21時36分,尹春燕在孫胡溝兩委干部工作群中留言,“村里降雨已經二級報警,聯系地災員做好各項備戰準備,保持電話暢通”。
與此同時,很多村民接到了尹春燕的電話或短信。村民范東田因身體殘疾行動不便,平時與老母親一起生活,當天晚上母親外出他一個人在家,是尹春燕最放心不下的人之一。
范東田:給我發微信,打電話,讓我不要睡覺,等會兒轉移。當時沒感覺到危險,太黑了,只能聽見動靜,看不見水。
當天22時17分,尹春燕在村兩委干部工作群里發了一張雨情監測截圖,雨情監測顯示:昨日雨量32毫米,今日雨量92毫米,已經達到了暴雨級別。
根據安排,孫桂起帶領一名村委、一名黨員負責北大地自然村的村民轉移工作,那里地勢相對較低,有24戶30多人需要緊急轉移到村委會的安置點。
孫桂起:我開車下去,車已經發飄了。把這個點的人轉移到村安置點,我在返回途中,走了五十米,車就走不動了,然后我就把車倒回去。泥石流已經下來了。
前往村委會的道路被泥石流阻斷,北大地自然村需要轉移的村民被臨時安置到村里地勢較高的村民家中。
當天23時之后,因電力和通信設施在山洪中遭到破壞,孫胡溝村先是斷電,后來通信信號中斷。被困在北大地自然村的孫桂起,失去了和尹春燕的聯系。
孫桂起:我擔心她的安全。她做事親力親為,老百姓給她打電話,她安排兩委干部,或者安排其他村民去看了,她總不放心,總要去望一眼。打了十幾年交道,對她的脾氣秉性比較了解。
正如孫桂起擔心的那樣,一直在村委會坐鎮指揮的尹春燕,在布置完全村村民轉移工作之后,決定冒雨前往北大地自然村。因為村口住著一對老人,一個87歲,一個76歲,他們的房子原本不在風險點,但河道水位上漲,威脅著他們的安全,但這個時候已經無法和兩位老人取得聯系。尹春燕的打算是查看兩位老人是否安全,是否需要進行轉移,同時和孫桂起匯合。
當天22時40分,尹春燕起身往外走,周末從順義城區趕來團聚的丈夫蔡永章拿起一把傘,隨后跟了出去。
北大地村離村委會的距離只有數百米,平時步行的路程只要五六分鐘。但是,在那個大雨如注的夜晚,因為通信中斷,尹春燕夫妻兩人離開村委會后,沒有人再能聯系到他們。第二天早上,通信仍未恢復。被困北大地村的孫桂起決定帶領一名黨員和三名村民向村委會出發。
孫桂起:我們順著北大地自然村爬山,翻過一座山,找到河道比較寬的地方,當時水到膝蓋的位置。我走到半路碰到了村民,問二華他們兩口子呢?我們都管書記叫二華,我說沒見著。他說去找你們了,我當時心就沉了一下。
在最后兩個自然村,孫桂起沒有得到尹春燕的消息,他開始帶領村民沿著河道,展開搜尋。
沒有人知道7月26日晚上,尹春燕夫妻兩人離開村委會后,到底發生了什么。第二天村民用手機拍到一段視頻,是從村委會出發到達北大地村那對老人家的必經之路,隨處都是亂石,水流依然湍急,依然讓人膽戰心驚。
不久,孫胡溝村的村民們紛紛得知了尹春燕夫妻兩人失聯的消息。
孫胡溝村的人都知道,比起“尹書記”這個稱呼,尹春燕更喜歡人們叫她的小名“二華子”。老人們這樣叫著也順嘴。因為1974年出生的尹春燕,是土生土長的孫胡溝人,干過農活,也外出打過工,做過買賣,2013年回村當了會計,2016年成為村委委員,2018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孫桂起:她有一種獨特的戀家情結,改變山村的面貌。有一次市發改委來我們村,她想了好多要跟領導匯報的地方。一聽說領導不來了,她馬不停蹄直接追到鎮里,非得跟他們見面,把我們村的發展跟領導匯報。她那天找領導匯報了半個小時。
靠爭取過來的政策支持,尹春燕帶領村民發展了杏仁油產業。她還帶領村民養蜂,對外銷售蜂蜜,村集體開始有了增收。2020年,村里的老年驛站開始運行,免費為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餐食。在村民眼中,這位整天樂樂呵呵,干事雷厲風行的“二華子”,是能夠帶領大伙過上好日子的人。
當結束采訪離開孫胡溝村時,記者注意到了路邊這些依然盛開的鮮花。這些鮮花是尹春燕去年帶著村民們種下的,她想從每一個角落開始,讓自己的村子變得更美。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