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為何要坐北朝南 背山面水 戶型方正
古代環境文化學,有人也叫風水,住宅以“坐北向南”為最佳。這與兩個因素有關:陽光和空氣。中國地處北半球,只有坐北朝南才能的到最適宜的陽光照射。在夏天可以避開陽光直射;在冬天可以得到溫暖的陽光。
中國大部分地區,冬天為寒冷、干燥的西北風,夏季則是溫暖、濕潤的東南風;住宅坐北朝南,可以避開冷風,迎接暖風。
坐北向南的吉方有三個:朝向東南,朝向正南,朝向正東,其他坐向的住宅,如果采光,擋風,通氣,也是好的住宅。
古代環境文化學中的理想住宅要坐落在丘陵和山地之前,背后的山丘有樹林覆蓋。從現代科學來講,這些山丘和樹林可以作為避雷針,消除雷電危害,保證房屋安全。
背面有山,前面環水,“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從科學角度,地處山地陽坡的前方,陽光充足,三面有山環抱,可阻擋冬季西北寒風。南方的入口,讓夏季溫暖的東南風進入,并帶來雨水。流水會把山上的表土沖積下來,前方朱雀讓抄下來的土不致流走,對古人的生產活動有利。
前面有水,所謂水能聚氣,有水則有財。從科學角度,可以讓住宅環境保證一定濕度,還可以固土擴地,有利于農業生產。
地基形狀方正為佳,前窄后寬,前寬后窄在氣勢上就給人不吉的感覺。基礎宜高出四周,否則容易集聚水氣和陰氣,住宅長期潮濕、陰冷,居住的人容易生病。從科學角度,地基不規則,房屋不容易設計與建造,成本會高,居住起來也不方便。
微信公眾號“住宅公園”,免費下載自建房戶型圖紙,抗震保溫新型房屋,最新住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