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家里面積多大,冰箱別放這“3個地方”,健康安全雙保險
56 2025-09-22
每天下班回家,打開燈的那一刻,是不是就盼著能被溫馨舒適的光線包圍,把一天的疲憊都給驅散了。
可你知道不,這家居照明里頭學問大著呢,好多不經意的小細節,要是沒注意,那家里的光環境可就大打折扣了。
這期就好好說說這 5 個常見的家居照明誤區,保準讓你恍然大悟。
1、誤區一:亮度越高越好?錯!
好多人一進燈具店,張嘴就問:“老板,哪個燈最亮?給我來那個。”
心里想著,房間亮堂堂的,多敞亮啊,干啥都方便。但這想法,可有點跑偏了!
你想想,要是臥室裝個賊亮的大燈,晚上你往床上一躺,那光直晃晃地刺眼睛,哪還能睡得著?
時間長了,不僅眼睛酸澀、頭疼,連褪黑素這幫助咱入睡的 “小幫手” 都被搗亂得不敢出來干活了。
就拿客廳和臥室舉例,客廳一般活動多,像看看電視、招待客人啥的,每平方米有個 3 - 5 瓦的亮度就差不多了。
要是臥室,那可是休息的地兒,1 - 3 瓦每平方米剛剛好,柔和的光線才能讓咱身心放松,睡個好覺。
這就好比吃飯,不是菜越多越好,得營養均衡、口味合適才行,燈光亮度也得按需分配。
2、誤區二:全屋一種光源走天下
有些朋友為了圖省事,家里就安一種燈,要么全是吊燈,要么清一色吸頂燈。想著這樣多簡潔,看著也整齊。可等真正用起來就傻眼了。
就說廚房吧,就天花板中間掛一盞燈,白天看著還行,一到晚上做飯,您站在灶臺前切菜,好家伙,身體把光全擋住了,臺面黑乎乎一片,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清那菜切得齊不齊。
要是在吊柜下邊安上一排燈帶,那切菜、洗碗的時候,光線就從側面照過來,亮堂堂的,多順手。
再看客廳,晚上想看會兒書,頭頂那大燈開著吧,光線太散,看著累眼睛;關了吧,又黑燈瞎火的。
要是旁邊擺個臺燈或者落地燈,往沙發這兒一照,暖乎乎的光聚焦在書頁上,既能享受閱讀時光,又不影響其他人看電視,多愜意。
我們過日子,不同場景得有不同的光,就跟咱出門得根據天氣換衣服一個理兒。
3、誤區三:色溫?啥是色溫,管它呢!
選燈的時候,這色溫可是個關鍵因素,可好多人壓根沒把它當回事兒。
色溫簡單說,就是燈光的冷暖色調。
低色溫,大概 2700K - 3000K,照出來的光暖乎乎的,像冬天的小火爐,看著就溫馨,讓人特別放松,特適合臥室、餐廳這些地方。
想象一下,忙了一天,晚上回到臥室,暖黃色的燈光一打,是不是感覺整個人都被溫暖包裹住了,緊繃的神經 “唰” 地就松下來了。
反過來,高色溫,5000K - 6000K 的光,冷白冷白的,像辦公室的日光燈,大白天似的,能讓咱頭腦清醒,干活特有勁。
要是在書房學習、工作,這種光就特別給力,犯困的時候,它一照,立馬精神抖擻。
可要是在臥室裝了高色溫燈,晚上一進去,冷颼颼的,哪還有半點睡意,時間久了,睡眠質量肯定受影響。
所以,朋友們,色溫千萬別瞎選,得按房間功能來。
4、誤區四:燈具隨便裝,哪亮裝哪
燈具的安裝位置那也是相當有講究,要是瞎擺一通,那光線能把你折騰得夠嗆。
就說客廳那吊燈,有些人為了好看,直接裝在茶幾正上方。
晚上一家人圍坐看電視,頭頂上那大燈明晃晃的,刺得眼睛生疼,電視屏幕都看不清了,多影響心情。
正確的做法得是把吊燈稍微往旁邊挪一挪,避開人坐的正上方,讓光線均勻地灑在客廳各個角落,既亮堂又不刺眼。
再講講臥室床頭燈,要是裝得太低,起夜的時候,光就只能照到床頭那一小片,你抹黑下床,磕著碰著可就麻煩了。
得把床頭燈位置調高一點,角度調好,讓光線能覆蓋到床邊到門口的過道,這樣起夜就安全又方便。
這燈具安裝,就跟下棋似的,得提前想好每一步,考慮到咱日常活動的方方面面。
5、誤區五:顯色指數?不重要吧!
有些朋友買燈的時候,光看價格、款式,壓根沒注意過顯色指數這玩意兒。
顯色指數(Ra)可是衡量燈光還原物體真實顏色能力的重要指標。
數值越高,說明燈光下的東西顏色越逼真,就跟大白天看的沒啥兩樣。
比如說在衣帽間,要是燈光顯色指數低,你挑衣服的時候,看著那衣服顏色都不對勁兒,本來鮮亮的紅裙子,在燈下灰撲撲的,等穿出去,哎呀媽呀,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多尷尬。
還有畫廊,那些精美的畫作,在顯色指數差的燈光下,色彩黯淡無光,畫家的心血都被埋沒了。
所以,特別是對色彩要求高的地方,像衣帽間、畫廊、化妝間啥的,咱一定得選顯色指數 85 以上的好燈具,這樣才能看到真實的美。
說了這么多誤區,就是希望朋友們在布置家里燈光的時候,能多留個心眼兒。
下次裝修或者換燈的時候,不妨把這些知識用上,打造一個專屬您的完美光環境。讓每天回家開燈的那一刻,都成為一天中最幸福的瞬間,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