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做魚池挖多深原來也是有講究的,注意這幾點,才能好運連連
88 2025-09-21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高校新增本科專業”名單,蠶學、茶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休閑體育、釀酒工程……這些2015年起開始正式招生的專業引發網友“神吐槽”。新面孔是前景無限還是前程難料?它們究竟會給社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新專業亮相,引發不少網友“吐槽”:“‘休閑體育’專業畢業后做什么?難道是教大媽們跳《小蘋果》嗎?可謂是高爾夫貴族專業的‘2.0加強版’。”
據了解,休閑體育專業這次由江蘇科技大學和武漢商學院等高校新增設立,畢業生既要懂休閑體育理論,又要懂休閑體育管理,還要學習高爾夫、羽毛球、皮劃艇等休閑項目,屬于復合型人才,教大媽跳《小蘋果》那是“小菜一碟”了。
外行看熱鬧 畢業生養蠶種茶當“魚保姆”
除“休閑體育”,還有許多專業引發了人們的好奇。
每天小心翼翼地飼養蠶寶寶,看著它們吐絲作繭,再等它們破繭成蝶……被網友“吐槽”畢業后“伺候”蠶的蠶學專業,雖然看起來很奇怪,但該專業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數理化等理論知識,還須懂蠶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能在蠶業或農業部門從事技術推廣與開發、生產管理與經營。
今年新增該專業的是江蘇科技大學,此前,已有西南大學、廣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多所本科院校開設了蠶學專業,為社會提供養蠶方面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除“伺候”蠶的專業外,還有一門“伺候”魚的專業,河南科技大學今年新設的水族科學與技術專業,對此同樣有網友調侃稱:水族專業學生就是當“魚保姆”,研究魚的脾氣習性,“伺候”好它們。不容小覷的是,該專業優秀畢業生進入社會后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海關檢疫、環境保護、動植物檢疫、生物制藥、現代漁業技術和水產品加工等行業,還能從事水族技術研發與推廣以及農業相關產業的其他工作。
此外,引發網友關注的新專業還包括“茶學”、“假肢矯形工程”等。
內行看門道 新增專業須市場調研嚴格論證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教育專業人士看來,“休閑體育”等新專業被網友“吐槽”,是因為網友根本不了解這些專業。
據了解,“茶學”、“假肢矯形工程”等新專業,屬于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的“特設專業”,根據社會需求“動態設置”。特設專業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如果發展成熟,就會成為基本專業;如果辦不下去,就將退出特設專業名單。
以“休閑體育”為例,該專業是當今體育發展的一大重點,因為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和人民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大家越來越看好“休閑體育”,而且世界上還有“休閑體育大會”,今年9月12日至21日,山東省青島市還將舉辦2015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此外,現在我國和國外不少高校的體育系或體育部都有“休閑體育”本科、研究生專業或者學術研究方向。
至于“茶學”、“假肢矯形工程”等新專業,按理說就更是沒有啥可“吐槽”的了——我國是世界茶葉、茶葉經濟和茶文化大國,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需求上,都需要有“茶學”專業;“假肢矯形工程”是為關懷殘障人士,讓他們擁有滿意的假肢,而且他們也的確需要假肢。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指責“休閑體育”、“茶學”、“假肢矯形工程”等新本科專業之所以能夠推出,是因為高校沒有充分地市場調研、嚴格地專業論證,就輕率地提出申請,然后再去公關,讓教育部同意自己開設這些新專業。但這是沒有事實依據的。首先,教育部一再嚴格要求高校在上報新增專業時,必須提交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嚴格的專業論證等。其次,教育部的本科新增專業工作委員會難道會不負責任,隨隨便便就批準高校的新增本科專業申請?再者,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高校即便單純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也不會隨隨便便就草率地給教育部上報新增本科專業的申請。
“吐槽”并非主流 “冷門”專業或許就業“熱”
對于考生和家長而言,不能把網友的“吐槽”太當真了。
畢竟,社會認知度高,并不表示在不在理、合不合理。更關鍵的是,專業的冷與熱和就業并不存在完全的對應關系。
茶學、蠶學、假肢矯形工程、休閑體育、運動康復、歷史建筑保護工程、網絡與新媒體等專業均為特設專業,社會關注度極高。但一些家長也擔心,新專業師資配備、課程設置不完善。前幾年熱門的物聯網工程新專業,4年來已有近400家高校開設,但不少業內人士直言,無師資、無硬件、無教材,這個專業幾乎從零起步,從電子、計算機、通信等專業借調老師客串教學已成通行做法。
有些專業雖然看上去冷門,似乎沒人關注,但是就業卻非常熱門。在醫學方面,前幾年不大受報考者歡迎但在就業中卻非常走俏的“醫學影像”專業,今年也受到了更多院校的關注,長沙醫學院、湖南醫藥學院均新設專業培養這類人才。
同樣,一些如“康復治療學”、“運動康復”等康復治療類專業,也在這次高校新增專業名單上屢屢出現。如寧夏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東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吉林醫藥學院、河北工程大學等10余所高校,都開設了“康復治療學”這一專業。
資料顯示,我國有7000萬以上的殘障人士,再加上因各種功能障礙影響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等,需要康復服務的人數已經超過2億人。然而,目前社會上精通康復治療的專業人才卻較為缺乏。
“風水輪流轉”,專業的冷熱并不能決定專業的好壞。這次的新增專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今專業的發展前景,但不確保其幾年后仍不變動。無論怎樣,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都要慎重,在充分了解專業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理性選擇。
相關鏈接
什么是特設專業?
現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分類中,有基本專業(352種)和特設專業(154種),并確定62種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基本專業是指學科基礎成熟、社會需求穩定的專業,如經濟學、漢語言文學;而特設專業,則是針對不同高校辦學特色,適應人才培養特殊需求設置。
物聯網工程、網絡與新媒體、物流管理……這些都是近年各高校爭相上馬的熱門專業,多與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人才需求密切相關。像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就有多所高校增設。還有些專業是從大專業里拆分出來“自立門戶”的,如秘書學就是來自漢語言文學專業文秘方向。
專家表示,特設專業是根據社會需求與高校辦學實力動態設置的,能否進而成為長期穩定的基本專業還有待實踐檢驗,辦不下去就會退出專業目錄。